为深入落实基层团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响应校团委“学在东师、创造未来”学风建设月系列活动的倡议精神, 10月24日,由历史文化学院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沐沂讲坛在军事多媒体教室正式开讲。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杨善玲、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董俊和学院学生工作组全体成员、校团委相关教师、外国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史苑朋辈导师团导师及学院本科、研究生各学生组织、各年级学生骨干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在诗朗诵中拉开了帷幕。历史文化学院李晓东教授,吉林省实验中学教务处副主任、学院2003级院友王宣老师和在读博士生郭小瑞、本科生邢静雨、许杰继去年院庆之后再次同台演绎了原创朗诵诗《我的大河》。接下来由杨善玲书记致辞。杨善玲在讲话中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嘉宾们给予历史文化学院人才培养和学院团学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她简要的介绍了学院的历史与现状,并对沐沂讲坛的由来进行了阐述和回顾,她希望全体参会同学能认真聆听、主动思考报告精髓,积极交流、锻炼自身综合能力,勤于反思、激励自己学业发展,不辜负这段宝贵的时光,不辜负自身成长的期望。
本次活动分“浴乎沂——主论坛、风乎舞雩——分论坛、咏而归——总结与反思”三个环节依次进行。在主论坛环节,10位史苑朋辈导师团导师分组对4个主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019年宝钢奖学金获得者、学院2020届历史学(公费师范)专业毕业生、青岛二中教师孟凡晓,德云社于谦先生弟子、长春泰友曲艺社社长、长春理工大学辅导员太荣剑老师围绕“初心”主题做了“那片紫色的云”和“始于初心、忘于终点”的报告;《师德公约》作者、东师首届研究生十大年度人物、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刘宇昊,原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会主席、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张鹏副教授,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朱紫薇分别以“科研道路上的歧路亡羊”、“一枚普通工科青椒的科研选择”和“艺术让人成为‘人’”为题目共同阐述了“专业”这一主题;以“职业”为主题,原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会主席、沈阳市和平区人大常委会秘书科科长包晓巍,原中国药科大学学生会主席、BFC Group 执行董事高玉楠和原天津商业大学学生会主席、无锡国开金属资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王新宇畅谈了她们的“一种职业、一种人生”;原长春中医药大学学生会主席、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李煜和原东北师范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新华社总社新媒体中心融媒体部副主任焦旭锋则从“传承大医精诚之志,勇担时代青春使命——中医药抗疫与临床一线实纪”和“每个人的使命和荣耀”的不同视角为同学们共同诠释了“使命”这一主题。在分论坛环节,主讲人们与学院团学骨干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深入交流和对话。在总结与反思环节,学院团校(学生骨干培养学校)2020年岗前培训班举行了结业仪式,活动在《东北师范大学校歌》中圆满结束。
长期以来,历史文化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开展和思想引领品牌活动的重点建设工作,连续十二年举办的年度大型主题团日和已举办两届的“史苑传承者”评选活动更是将主题引领教育和榜样示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沐沂讲坛”是学院团委2019年全新推出的思想引领品牌活动。“沐沂”,语出《论语·先进》篇,“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学院希望能营造一种平和的、如沐春风的、接地气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教育氛围,同时为全院学子搭建一个“与强手搭界、与高手过招”的高端成才交流平台,使我们的团员青年们能沐前贤之风骨,知时明理、温润处世,以达观的心态和积极的状态面对生活、学业和工作,最终成长为“家之希望、国之栋梁”。
历史文化学院
2020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