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情快讯

历史文化学院2023年“青史论坛”之“史记论读”活动圆满成功

发布时间:2023-04-10 17:16                     点击数:


春至花开,书香脉脉,值此春光正好之际,历史文化学院科研部于2023年4月2日举办了第82期“青史论坛”之“《史记》论读”活动,借此机会引导同学们在阅读中与史料对话,锻炼史料分析解读和基本表达能力,逐步积淀基本史学素养。

本次活动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芮方老师担任点评嘉宾、2020级博士研究生王淇铭任模拟导师。三个阅读小组在模拟导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了《史记》相关篇章,并在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进行了主、辅报告,现场交流热烈,同学们收获满满。

第一组由刘方垚同学担任主报告人,简述了儒与商之间的冲突性与协调性,以及《史记》中对吕不韦和李斯的多面评价;张静怡同学作为辅报告人,说明了秦汉史学的四个主要问题,并强调了《史记》版本问题。

第二组由汪佩霖同学担任主报告人,讲述了司马迁对于汉朝经济与文化独特的观点,此后又在自选篇目的分享中讲解了汉王朝与周边民族的交流与交融;辅报告人陈蕾同学则主要讲了“《史记》是如何成一家之言”的问题。

第三组由仉景怡同学担任主报告人,她在谈及通变的史观时,主要以儒学早期的独立人格与之后对政治的依附之变为例做出了深刻论述;隋逸飞同学的辅报告中主要讲解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史记》的体例、独特地位与深远影响。

汇报结束后,模拟导师王淇铭学长对三组同学的汇报分别进行了指导,就语言表达、文稿格式和观点解读提出了建议。学长首先肯定了同学们在阅读中的优点,之后则详细指出了汇报中用词不当等细节性问题,建议同学们应当注意文稿的逻辑性与专业性,尽量减少价值判断和战斗语言,另外对于研究的问题可以在未来进一步探讨,提高论述的深度。

刘芮方老师则在活动最后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同学们在大一可以勇敢地站到台前发表自己的观点是值得肯定的。同学们的报告内容虽然难免稚嫩,但其中都蕴含着个人的思考和观点,而非照搬前人,这是难能可贵的。另外,关于报告篇目,刘老师强调,在关注《儒林列传》与《货殖列传》中体现的儒、商关系外,也不能忽视农、商关系,农业与农民问题自古以来都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最后,老师还对同学们今后应该如何进一步打磨自己的选题、研究与写作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使同学们收获良多。

本场史记论读活动作为“青史论坛”系列活动之一,兼具启发性和开拓性,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学院学生打牢史学专业基础,夯实基本学术研究规范,今早建构史学研究话语体系,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相信与会同学再本场活动中对《史记》的了解更加深刻,对史料的研究方法,论文撰写方法会有更深的掌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更为扎实的基础。